中欧亿体育国茶叶名扬四海却为何在19世纪被印度茶击败?茶叶知识
发布时间:2023-06-17 23:18:52

  提到中国,相信绝大多数外国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茶叶,毕竟早在封建社会时期,我国清甜素雅的茶叶欧亿体育,就开始远销世界各国。

  所以,千百年来,尤其是丝绸之路诞生以来,茶叶、丝绸、瓷器这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“特产”,早已成为我们国家的代名词。

  但是,十九世纪开始,像“谁动了我的茶叶”这样的感叹却越来越多。原本以唯一产地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我们,却开始逐渐被推向边缘化。

 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,我国茶叶产业几乎被逼入绝境。不仅国外茶叶市场被瓜分殆尽,连本国茶叶市场,也开始经历滑铁卢,

  茶叶作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代名词,一直成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一项重要成分,为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收益。

  但是19世纪开始,作为我国所独有的“特产”之一,它却被印度茶叶这个舶来品所排挤、取代,个中缘由要从1890年说起。

  在欧洲,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,其资本贸易流通方面发展的十分繁荣,从而也成为我国茶叶出口国中的最大海外市场。

  但是,随着各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,当其他国家早已乘坐工业革命的快车,走上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之路后,中国却还沉浸在闭关锁国的自我欣赏之中。

  所以,随之而来的便是茶叶市场被印度抢占。据资料显示,1890年开始,中国面向英国的茶叶市场,便被后起之秀——印度、锡兰所瓜分。

  此后短短三年时间,印度、锡兰销往英国的茶叶总量,便超过中国销往英国茶叶总量的三倍,使得原本独霸英国茶叶市场的中国沦为捡漏之辈。

  不仅如此,印度茶叶对中国茶叶的打击,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抢占英国市场。在主战场英国的销售地位得到巩固之后,印度又开始把自己的进攻点,对准了美国。

  美国作为我国茶叶第二大销售市场,对我国茶叶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。为了精准打开美国市场,印度茶叶迎合美国人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,

  随后,印度又乘胜追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趁我国混乱不堪、无暇顾及俄国市场之机,直接通过俄商在我国九江、汉口、福州制作茶砖进行复出口销售的契机,降低成本争夺我国俄商市场。

  从而,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市场侵入,印度携锡兰茶叶,对我国茶叶产业展开猛烈攻击,最终成功将我国茶叶边缘化。

  那么,据历史考证,茶叶并非印度本土产物,又何以如此来势汹汹呢?其实,印度本土早期并不生产茶叶,但是我国早期由茶叶带来的巨额经营利润让很多国家蠢蠢欲动,再加上对方背后先进、富足的支持者——英国,

  印度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,当英国发现中国茶叶可以为其带来巨额经济利益之后,英国便开始筹划在距我国较近的殖民地——印度,培育茶叶并瓜分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。

  于是,1835年,英属印度当局便派遣间谍潜入中国,不惜花大价钱收购茶籽、茶苗、雇佣资深育茶人员,然后运送回印度进行培育。

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茶叶千百年来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,早已适应了中国的水土,所以印度当局并没有马上培育出理想的“印度茶叶”来,反而一片狼藉。

  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白费,印度相关人员开始转变策略,在阿萨姆省开设精准培育培育试验点,最终成功用塔克区土壤培育出茶苗并制茶成功。

  1838年,东印度公司收到了众多试验田中,首次培育成功的阿萨姆茶叶成品,这一成果让前期屡次失败的英属印度当局感到充满希望。所以在随后的茶苗培育、茶叶烘制过程中,印度当局持续派遣暗访人员从中国收购优质茶籽、学习种茶技术。

  直到1858年,阿萨姆茶叶知名度扩展到可以与中国茶叶媲美,印方制茶公司也增至30多家,使得茶叶作为舶来品,竟成为印度经济产业中一大重要构成部分。

  欧亿体育

  虽然印度茶叶在英国资本的支持、以及当地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,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果,但是终究没有达到取代中国茶叶的目的。印度茶叶真正意义上,将中国茶叶的销售地位拉下神坛,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。

  茶叶生产在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,即使19世纪30年代开始,印度对我国茶叶的养殖、加工方式进行了全方面的学习,但是终究敌不过我国多年积攒的知名度,最多也只能站在与我国平等竞争的地位。

  所以,70年代开始,印度制茶公司在英国雄厚资本的支撑下,大力引进工业技术,坐上英国工业革命的快车,把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逐渐规模化,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,又让产品规格更加规范,这对于商品流通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优势。

  随着1872年,杰克逊所研发的揉茶机,在阿萨姆茶叶工厂希利卡茶园中的正式投入使用,印度其他茶厂也纷纷加入机器制茶的热潮。1877年,茶主沙弥尔·戴维德逊所发明的西洛钩式焙炒机,通过热气焙炒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碳炉炒茶,使得人工得到了极大的解放,很快其工厂便由七名雇员的小作坊,扩展成为了拥有千名员工、并且生产规模化的制茶大厂。

  为了让本国茶叶生产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,1903年,印度政府甚至通过了茶税法,并将其茶税收入尽数投入到本国茶叶的对外宣传、拓宽销路之中。

  到1913年,印度大大小小的茶园面积总量达到610104英亩,并且在工业化的推动下,平均英亩产量达到503.6磅,使其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百分之五十以上,这对于印度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,但是却对我国仍旧停留在原始手工制茶的生产销售方面,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。

  那么,作为茶叶发源地,拥有丰富的茶叶品种、熟练的世代茶农、适宜的茶叶生长环境,我国茶叶产业又何以步入这般境地呢?

  首先,印度当局背后,有英国为其提供过硬的工业技术指导,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茶叶知识,让其试验没有后顾之忧。

  其次,印度与我国邻近,在土壤、气候、水资源等方面,差别不像欧洲那么的大,所以也为印度得以成功培育茶苗提供了可能欧亿体育。最后,最关键也是最致命的一点。

  当19世纪,世界各国都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,乘坐工业革命的快车迈向机器时代的时候,中国清朝政府却还在以天朝大国自封,满足于本国封建经济形态,并且实行闭关锁国政策。

  这样的大环境使得中国茶叶生产直接错过机械化升级,长期使用落后又低效率的人工种植、生产。所以,印度茶叶的崛起看似出其不意,实则合情合理。

  所幸近代开始,我国茶农开始意识到广告推广、生产规模化、包装精美等因素的重要性,并且中国茶叶的优良品质一直是其销往世界各国的活字招牌。

  欧亿体育

  只要我们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潮流中,转变传统营销模式,那么中国茶叶的崛起,则指日可待。